醇氫電動:引領能源自主新時代的液態(tài)新能源曙光
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調整、氣候危機日益緊迫的當下,尋求高效、清潔且自主可控的能源解決方案成為當務之急。醇氫電動,作為一種創(chuàng)新型液態(tài)新能源技術,正逐漸嶄露頭角,有望重塑能源版圖,為解決能源自主問題提供關鍵路徑。
甲醇,這種看似普通的化學物質,在醇氫電動體系中卻扮演著核心角色。它被譽為液態(tài)的“氫”、液體的“電”,不僅是全球公認通向“碳中和”的重要橋梁,更是實現能源自主的潛力“黑馬”。甲醇來源廣泛,既可以通過煤炭、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轉化制取,更能利用太陽能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,再與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綠色甲醇,從源頭確保能源供應不受外部化石能源波動的掣肘。
醇氫電動技術的核心,是將甲醇作為能源載體,通過高效的醇-電轉化系統(tǒng),為車輛等設備供電。相較于傳統(tǒng)化石能源,其優(yōu)勢顯而易見。以交通領域為例,商用車作為能源消耗與排放“大戶”,消耗超一半的車用汽柴油,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與PM污染物。而醇氫電動商用車的出現,極大扭轉了這一局面。經測算,吉利參與打造的內蒙古阿拉善年產50萬噸綠色甲醇示范項目,全部達產后預計年減碳75萬噸;若全國一半貨運卡車使用綠色甲醇,每年可減少石油進口超2億噸,有力提升我國能源安全系數。
與純電動汽車相比,醇氫電動車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優(yōu)勢突出。在我國北方冬季,低溫常使鋰電池性能驟降,純電動車續(xù)航里程大幅縮水。但醇氫電動車輛基于電動化架構,將甲醇替代傳統(tǒng)氫燃料電池系統(tǒng)發(fā)電,不僅補能便捷、成本經濟,還能在極寒條件下正常運行。如在“冰城”哈爾濱,遠程星智H8M吉冷鮮醇氫電動輕卡穿梭于大街小巷,為城市物流運輸保駕護航。實際運營顯示,其相比燃油車型每公里燃料成本節(jié)省0.6元,按日運營300公里算,一年最多可省約6.57萬元。此外,1300多臺遠程醇氫電動公交車已在大慶、天津等北方城市批量運營,能耗與運營成本均低于純電動公交,續(xù)航可達500公里,且能在低溫下快速啟動,保持車內溫暖,為市民帶來舒適出行體驗。
目前,醇氫電動生態(tài)正蓬勃發(fā)展。政策層面,國家部委及各省區(qū)市已出臺近50個支持醇氫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政策文件,為產業(yè)發(fā)展筑牢根基。市場層面,截至2024年底,全國重點區(qū)域和路線已建成519個甲醇加注站,預計2027年將增至4000個,加甲醇將如加油般便捷。資本也紛紛入局,2024年吉利旗下醇氫科技完成兩輪融資,遠程還與銀河資本簽署20億元醇氫電動產業(yè)母基金合作協(xié)議,加速產業(yè)生態(tài)建設。
展望未來,醇氫電動有望從交通領域拓展至更多行業(yè),成為能源轉型的中堅力量。它不僅能助力我國擺脫對進口化石能源的依賴,實現能源自主可控,還將在減少碳排放、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(fā)揮關鍵作用,引領我們邁向一個綠色、高效、能源自主的新時代。
免責聲明:
1、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,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我們不對其準確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、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。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中金普華產業(yè)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。如涉及文章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



